大脑动脉环的解剖与临床重要性
引言
大脑动脉环,又称为Willis环,是指位于大脑底部的一种环状血管结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大脑动脉环的发现、结构、功能及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一、大脑动脉环的历史发现
大脑动脉环的发现归功于17世纪的英国神经解剖学家托马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他在1664年出版的《大脑解剖》一书中,首次准确描述了这一环状血管结构,虽然之前已有相关观察。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涵盖了大脑解剖学的基本智慧,还为后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威利斯的职业使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脑的血液循环,尤其是不同动脉之间的相互联系。威利斯环的重要性在于它为大脑提供了有效的侧支循环,确保在某些动脉出现阻塞时,仍能保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二、大脑动脉环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动脉环由多个血管组成,包括双侧大脑前动脉、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双侧大脑后动脉以及前、后交通动脉。这一结构的存在,使得左右两侧大脑以及前后循环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血液调配。
生理上,大脑动脉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下面内容几许方面:
1. 血液调控:当一条动脉发生阻塞或狭窄时,威利斯环可以通过调节其他血管的血流量,弥补缺失部分,从而避免脑供血不足。
2. 降低压力差异:大脑动脉环能够减弱颈内动脉体系与椎基底动脉体系之间的压力与流量差异,确保脑部正常的血液循环。
3. 预防缺血:维持脑组织的营养和功能活动,避免缺血症状的发生。
三、大脑动脉环的变异及其影响
大脑动脉环的结构变异率较高。在一项对1413个大脑进行的解剖研究中,只有34.5%的个体拥有典型的威利斯环结构,其余大多数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包括血管的缺如、直径的变化等。
变异形式主要有下面内容几种:
– 前循环变异:如前交通动脉变成一条大血管,并且单个颈内动脉供应两条大脑前动脉。
– 后循环变异:如大脑后动脉近端部分狭窄,而同侧后交通动脉增大,导致颈内动脉供应后脑组织。
在中国人群中,威利斯环的结构变异率相对较高,且后循环的变异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循环。
四、威利斯环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威利斯环作为一级侧支循环,与缺血性卒中风险密切相关。在单侧颈内动脉闭塞的情况下,如果威利斯环不完整,脑梗死的风险可增高约1/6;而如果同时存在对侧颈内动脉闭塞,脑梗死的风险则会增加三倍以上。因此,威利斯环的结构完整性对中风风险的影响尤为显著。
研究显示,前交通动脉的变异与脑梗死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威利斯环的变异也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预后存在密切关系。
五、大脑动脉环与颅内动脉瘤
威利斯环不仅与缺血性卒中有关,也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动脉瘤最常见于脑动脉的分支和交汇处,尤其是威利斯环区域。威利斯环的结构畸形容易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从而增加动脉瘤的风险。
小编认为啊,大脑动脉环的完整性对大脑健壮至关重要,临床上对个体的威利斯环进行监测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大脑动脉环作为重要的血管结构,不仅在解剖学上具有重要价格,其变异与多种临床疾病密切相关。通过了解和研究大脑动脉环,我们不仅能更好地领悟大脑血液循环的机制,还能在临床上提供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保持关注威利斯环的健壮,将有助于我们降低中风和动脉瘤的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 Vrselja Z, Brkic H, Mrdenovic S, et al. Function of circle of Willis[J]. J Cereb Blood Flow Metab, 2014; 34(4): 578-84.
– Alpers B J, Berry R G,Paddison R M. Anatomical studies of the circle of Willis in normal brain[J]. AMA Arch Neurol Psychiatry, 1959; 81(4): 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