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英文:了解茶叶分类新标准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在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和消费等方面始终占据全球首位。虽然如此,中国在国际茶叶标准化建设方面的进展一直相对滞后。近期,由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民族重点实验室的宛晓春教授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正式颁布,这标志着中国的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成为国际共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六大茶类及其英文名称
根据这一国际标准,茶叶被分为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六大类。虽然“黑茶”的英文直接翻译是“dark tea”,但许多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习性把“黑茶”误解为“black tea”。在西方英语环境中,“black tea”通常是指红茶。因此,当我们提到“黑茶”的时候,应该使用“dark tea”这个术语。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六类茶叶及其细分。
1. 红茶 (Black Tea)
红茶在国际上被称为black tea,其中又可以分为:
&8211; 传统红茶 (Orthodox Black Tea)
&8211; 红碎茶 (Broken Black Tea)
&8211; 工夫红茶 (Congou Black Tea)
&8211; 小种红茶 (Souchong Black Tea)
红茶以其浓郁的口感和香气而受到全球消费者的喜爱。
2. 绿茶 (Green Tea)
绿茶的英文名称是green tea,其主要品种包括:
&8211; 炒青 (Pan-fried Green Tea)
&8211; 烘青 (Roasted Green Tea)
&8211; 晒青 (Sun-dried Green Tea)
&8211; 蒸青 (Steamed Green Tea)
&8211; 碎绿茶 (Broken Green Tea)
&8211; 抹茶 (Matcha Tea)
绿茶因其清新的口感和丰盛的健壮益处而受到了广泛欢迎。
3. 白茶 (White Tea)
白茶的英文称为white tea,可以细分为:
&8211; 芽型白茶 (Bud White Tea)
&8211; 芽叶型白茶 (Bud-leaf White Tea)
白茶因其制作工艺简单、口感清淡而受到赞誉。
4. 黄茶 (Yellow Tea)
黄茶的英文名称是yellow tea,也可分为芽型黄茶和芽叶型黄茶。这类茶的制作工艺特殊,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奢侈的茶品。
5. 青茶 (Oolong Tea)
青茶的国际名称是oolong tea,这种茶以其半发酵的特性而闻名,香气和口感特殊,常常被中国和台湾地区的大众所喜爱。
6. 黑茶 (Dark Tea)
黑茶的英文采用dark tea,包括下面内容几种常见类型:
&8211; 普洱熟茶 (Ripen Pu-erh Tea)
&8211; 其他黑茶 (Other Dark Teas)
黑茶有着特殊的发酵经过和丰盛的口感,尤其是普洱茶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极具影响力。
茶叶分类的历史背景
早在1979年,中国茶学高等教育的先驱其中一个,安徽农业大学的陈椽教授就提出了这六大茶类的分类技巧,这一分类奠定了现代茶叶科学分类的基础。虽然这一分类技巧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但直到最近这项国际标准的正式颁布,它才得以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
2008年,中国成立了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宛晓春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与来自31个其他民族的茶叶技术专家共同努力,完成了这一国际标准的制定职业。这不仅对中国的茶叶产业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也为全球茶叶市场提供了更为清晰的分类标准。
国际茶叶日与UNESCO认定
茶是全球产量最大的饮品其中一个,国际上有超过60个民族和地区参与茶叶生产,饮茶人口更是超过20亿。2019年11月,联合国宣布将每年5月21日定为“国际茶日”,旨在提高大众对茶文化和茶产业的认识。
除了这些之后,2022年11月,中国的传统制茶技术及其相关习俗被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可。
了解“黑茶的英文”的标准化不仅关乎茶叶的国际交流,也为茶叶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学说支持。随着国际标准的确定,我们相信,中国的茶文化将会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得到充分展示和推广。无论是品尝特殊的黑茶,还是欣赏其他种类的茶,都会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果你对黑茶及其他茶叶的英文名称有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分享你对茶的看法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