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地理位置及其特色?
临县,位于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吕梁山西侧,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东屏吕梁山连接方山,西临黄河与陕西佳县、吴堡县隔河相望,北靠兴县,南接离石、柳林。临县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2012年被民族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被民族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等。
傣家竹楼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缘故?
1.从气候来说,傣族从在南方,多雨潮湿,而竹楼防潮防水防震的特点。并且透气行好。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室上。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冬天暖和。
2.从选材上来说,竹子是南方常见的植物,并且竹子利于建筑,因此竹楼的主要材料在傣族来说不是难题。
3.竹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都和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相适应。
吊脚楼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缘故?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鄂西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随处可见。土家大众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大众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
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致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今的吊脚楼。
洛阳美食及其地理缘故?
洛阳四面环山,处盆地,雨量少,民间饮食多用汤类,以抵御气候干燥寒冷。 不论是早上,中午或者晚上,洛阳人有爱喝汤的习性。洛阳汤的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有豆腐汤、丸子汤、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羊杂汤、胡辣汤 、丸子汤、不翻汤等,洛阳市内大致汤馆上千家,大都生意火爆,很多汤馆都上了中央电视台,名气很大。洛阳人最自豪的国宴:水席24道菜,每道菜也多以汤为主, 因此洛阳美食文化浓缩为一个字:汤 。洛阳水席是闻名全国的洛阳美食。
窑洞特色建筑的缘故?
中国窑洞文化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我国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六大区域,而山西窑洞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光,
山西的生土窑洞正是以完全依靠自身挖凿成型的原生黄土拱券作为支撑,故抗震效果较为理想,这也是史前黄土窑洞得以延续数千年并保留至今的缘故。
东南亚民居和北非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缘故是何?
东南亚气候属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大,气温高。多雨潮湿的气候使房屋底部潮湿,多蚊蝇毒虫,当地的民居适应气候的特点,把底层架空以利通风散热,还可以防蚊虫。
北非热带沙漠气候区,在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干旱少雨,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日照强烈,气温极高。北部沿海地区属于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的过度区,居民建筑广泛使用土体、石材,建筑顶部平坦四周有围墙,这种建筑结构容易散热和引水蓄水,可以最大可能的利用有限的降水,而且可以降低房屋内部的温度。
东南亚建筑风格形成缘故?
热带气侯和宗教信仰共同影响的结局。
老北京特色饮食的地理缘故?
北京位于北方地区,北京地区四季明显。
大家可知,许多老北京饮食都与面食有关, 北京地区无霜期长达半年左右,约180~200天,日照时实际数多年平均为2600~2700小时。
年平均温度8~12℃,降水量600~700毫米,农作物生长期225天左右,并且北京人好吃面食,使这些老北京饮食多为面食。
海口骑楼的特色建筑缘故?
海口骑楼的形成,与海南地理位置有关,受南洋文化所影响,既有中国本土的建筑风格,亦兼容西方及东南亚的建筑特色,形成海南独有的骑楼风貌。
其建造最早皆由华侨所引发,随着时刻的流逝,本地大户人家亦有仿造跟风者。海口骑楼多为砖木结构,以二至三层为多,建筑立面分为三段式,造型元素多样化,下段为骑楼列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檐口,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之风格
东南亚传统民居建筑结构特点.地理回答?
东南亚传统民居多是双层木楼或竹楼,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湿